
施工缝,施工缝处理方法有哪几种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施工缝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施工缝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施工缝的定义?
施工缝: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,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,而在先、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。
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“缝”,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,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,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。
我想知道施工缝的留置位置?
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中间存在施工缝,抗剪、抗弯性能差,所以 必须留置施工缝时,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弯、剪力较小和并且便于施工的部位,如 柱子的施工缝留柱顶与梁衔接处,梁的施工缝留在1/3跨处。此外,施工缝不利于防渗,有防水要求的砼结构,施工缝要设止水带。
施工缝包括哪几种?
施工缝的接缝形式有凸凹缝、高低缝、平缝、设止水带缝等多种。
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,根据以往的经验,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种接缝方式均存在着渗漏水的隐患。如***用“ 凹凸”型施工缝的大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,而且很难保证质量,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时,易将“ 凸”楞碰掉一部分,由此减少和缩短了水的爬行坡度和距离,从而产生渗漏水现象。
另外凹槽中的水泥砂浆粉末难以清理干净, 使在浇筑新混凝土后,在凹槽处形成一条夹渣层而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黏结质量, 留下渗漏水的隐患。而***用橡胶止水带防水,因止水带是呈柔性的,安装时难于固定, 且容易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挤压变形移位,从而容易造成局部渗漏水,而且橡胶止水带易老化失效, 也不利于结构的长久使用。
据很多的施工实例,发现***用400mm宽、2mm厚的钢板作为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其防水效果很好。
一是施工方便,将钢板止水带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长度,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进行搭接焊即可;
二是不易变形且便于固定,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对拉螺栓上, 上部用钢筋点焊夹住固定在池壁两侧模板支撑系统上;
三是施工缝上下止水板均有200 mm 高, 爬水坡度陡, 高度也较大, 具有较好的防渗漏效果。所以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***用钢板止水带为宜。
具体做法: 金属止水带一般用2 mm~2.5 mm 厚的薄钢板制成,接头应满焊,不得有缝隙。固定于墙体暗柱处,常在止水带上割洞扎箍筋,封模前应补焊。BW止水条为5 000 mm×30 mm×20 mm 的长条柔软固体, 7d 的膨胀率应不大于终膨胀率的60%,浸入水中,大膨胀倍率为150%~300%。
试验证明可堵塞1.5 MPa 压力水的渗漏。应用BW止水条时, 须将混凝土粘贴面凿平,清扫干净后,抹一层水泥浆找平压光带, 利用材料本身的黏性,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,接头部位钉钢钉固定。
什么是施工缝,混凝土柱、梁和板的施工缝怎样留置?
由于施工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,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建筑完成,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,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分层(或段)先后浇筑,这“层”间缝就叫施工缝。
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部位。
浇筑柱子混凝土时,应留水平施工缝,即要与柱子受压力的方向垂直 留设位置应在受剪力较小、便于工作施工的部位,即留设在基础的顶面、梁
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、吊车梁的上面、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。浇筑大型基础 混凝土,一般情况下不得留有施工缝。
混凝土梁、板应一次浇筑,留施工缝应特别慎重。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 小的部位,板与墙的施工缝要与表面垂直。
(1)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(高度大于1m),宜留置在板面以下20 ~30mm处。板下有梁托时应留在梁托下部。
(2) 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。
(3) 有主次梁的楼板,宜顺着平行次梁方向浇筑,施工缝留置在次梁跨 中1/3跨度的范围。
(4) 人防板墙的施工缝留置在底板面以上或顶板面以下10~15cm 处。
(5) 双向受力楼板、厚大结构、拱、穹拱、薄壳、蓄水池、斗仓、多层 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,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施工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施工缝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hecookingscientist.com/post/9374.html发布于 前天